2008/07/06

我與資訊焦慮的對抗(一) Google Reader Notes

很大膽放了 (一) 在標題裡... 希望這可以鼓勵自己花點時間產出 Blog 新文章。



說實在認識 Google Reader 也是超過一年的事了吧?之前都認為它不過是 yet another RSS reader.

這陣子它推了一個新功能叫 Note in Reader,正好是我在尋找的應用。因此,突然愛上了這個「認識了很久的」應用。(...由此可見殺手級功能的必要性)

究竟是什麼應用呢?先來說說我的煩惱好了,最近一直覺得自己記憶力大不如前,看過的文章或是信件,老是想不起來在哪看到,因為手邊的資訊平台太多、資訊也太爆炸的關係,常常東找找、西找找、試過很多條件都找不到「那個曾經看過的東西」。如果有一個東西,可以把我看過的東西 - 通常是在瀏覽器看過的,也就是網頁、或 webmail 裡的東西,都可以「記下來」的話,就好了。Google Desktop Search 號稱會 index 所有 web page cache. 但它讓我失望個幾次,也就不會再給它機會。

所幸身旁有許多達人,介紹 Google Reader 「英文版」有此新功能:


在瀏覽器上加一個按鈕,看到喜歡的網頁內容,直接按一個鈕就可以把文章收錄到 Google Reader 中。


1. 其實不是收錄文章 (更不是備份整個網頁含圖片),只是像個加強版的書籤,把文章的 link 和一些文字收起來
2. 所以更像是在編自己的 RSS (subject就是網頁title, link是網址, 簡介就是一段自訂的 summary)
3. 若是 RSS 式的內容,當然很適合收進 Google Reader 這樣的 RSS Reader 囉。

這樣的功能,讓 Google Reader 的功能瞬間大擴充!因為它不再是只能收納一堆 RSS,現在不管是有沒有 feed 的東西,全都可以讓使用者愛收什麼、就收什麼 (而且還可以加上自己的評論...),這不就是我想要的東西嗎?有個地方可以把我看到的文章都收好。

(其實「書籤」服務
如 del.icio.us 也有類似的功能,不過各種服務定位不同、做出來的 UI 也會有其主要適用性;書籤服務看起來就不像收「文章」的,而太「社交」用途的東西如 funP, digg 等,又沒有自己收納的感覺,且社群功能太多,對我而言太花俏了。)

有圖有真相:

一、在 Google Reader 英文版中,Your Stuff, Notes 裡面有一個地方叫你 Drag (拖拉) 到瀏覽器的書籤列上,就會變成一個 "Note in Reader" 的按鈕





二、當逛到任何網頁,按下瀏覽器書籤列上的按鈕,畫面右上方會浮出小視窗,自動把標題、摘要填好,留下給使用者寫評論的第三個格子。(小祕訣:在按 "Note in Reader" 之前,先將畫面上喜歡的一段文字反白選取再按,這一段就會變成「摘要」的內容,摘要是會全數收入 Google Reader 做保存和全文檢索的!)




三、收錄的這些網頁,會存在 Google Reader 裡面 Your Stuff 的 Notes 裡。



四、原本 Google Reader 裡的諸多 feed, 也可以按一個 Share 的按鈕就收錄進 Your Stuff.




五、很酷的是... 這些從按鈕來的、按 Share 來的,都會變成我要跟朋友 Share 的東西,它提供一個簡單的、很像 Blog 的頁面來做我的分享網頁 (跟我們 Mail2000 信匣發布功能差不多概念)。同時也可以變成 Blog 裡面的一個小區塊。




世上現在可能有幾十億個網頁,也就是所謂的資訊爆炸,在這個時代中,第一個重點在於「被找到」、第二個重點在於「被記住」、第三個在於「被該知道的人知道」。

被找到」的需求很明顯就是 web search.

被記住」就是像 Google Reader 這個 Notes 的功能、像網路書籤服務。

被該知道的人知道」也就是「分享」,而分享最原始的方式 - 對十年來的 IT 應用而言,最方便的、也還會存在很久的,就是 Mail.

不論是「書籤」或 Google Reader、或 funP、黑米 這類應用,都是從某個角度去滿足後兩個需求;用了幾周的 Google Reader Notes,它著實減輕我不少「這篇文章該被記住」的焦慮。